各位moviebugs, let's movie!

星期三, 5月 18, 2005

壓力

這兩天胃痛得很厲害, 胃口也沒有了(雖然這或多或少是件好事).

最近長了一臉暗瘡, 沒辦法之下去看中醫, 吃了差不多廿服中藥. 大夫說我?胃很差, 問我是否承受很大的工作壓力. 工作壓力? 我何來工作壓力呢? 我還討厭這份工作沒有壓力, 不夠 "質感" 噢! 我沒理會大夫這個 "工作壓力導致我?胃不好" 的假設.

原來大夫也並非完全錯誤, 其實壓力長期存在, 只是並非來自工作, 而是來自我的經濟問題. 我亦久而久之把它習慣了, 所以感覺不到它存在. 前晚, 當那些問題迎面向我重擊時, 我感覺到我不能再對這些問題視若無睹, 它帶來的壓力似乎已超出我所能夠 "忍受" 的了. 身體已向我投訴, 我的胃由那晚開始隱隱作痛, 到第二天痛得食慾不振, 還嘔吐起來.

大夫沒錯, 壓力的確可以損害?胃, 而且力量相當驚人. 但願大家能處理好情緒和壓力, 不要輕視它們啊!

星期一, 5月 16, 2005

向前走吧! 不要被困在目的地前面!!


遲是遲了些, 但我最後也看了《機場客運站》. 對 Steven Spielberg 的電影從不抱太大期望, 除非他少有地連娛樂性也做不到, 否則我不會有太大的失望. 《機場客運站》亦一樣, 故事可以講相當誇張, 如我們要駁故的話, 更加可以駁個夠. 中段雖有多少悶場, 但結尾郤令我感慨良多.

記得當年導演會畢業後, 我是第一個找到相關工作的同學, 算是第一個 "入了行". 一位已是影碟批發公司老闆的同學, 在畢業禮後的謝師宴上衷心地向我說, 期待5年後在電視上看到我執導的劇集. 雖然我知道要升為導演起碼要7-10年時間, 但當時我是充滿信心和希望的.

在電視圈浮沈多年, 同學所講的5年 "約定" 已過, 雖然現在幹的是導演工作, 但已全身撤退到海外市場, 沒有關會再拍劇集, 更不用說拍電影了. 當年要轉到海外市場, 忍痛向drama說再見的原因, 是我不願再做井底蛙, 我要多點時間去進修, 閱讀, 看電影來充實自己, 否則即使我當了導演, 也永遠拍不出好片子來. 對於這一點我到現在仍覺得是對的, 這些年頭我的智慧和知識都增長了不少.

一直以來我都是在埋怨自己經濟不好, 不能投身酬金不穩定的電影工作, 因此放棄了很多機會; 又常埋怨電視台制度有問題, 連我一位工作了十年的PA朋友, 至今升導演仍是遙遙無期; 再埋怨自己年時已高, 再不拍片創作力便比不上年輕人......

埋怨再埋怨, 彷彿認了命, 這輩子也當不到電影導演了. 真的沒機會了嗎? 我比很多同學, 朋友都要 "接近" 這個夢想了, 大門就在我面前. 是我真的過不了這一關, 還是我不肯踏出這一步去過這一關? 縱使這一步可能很艱難, 需要很大的決心和膽量, 但我與夢想就只相隔這一點點距離, 難道我還不向前行, 反而打起退堂鼓嗎?

縱使《機場客運站》在電影藝術方面沒有多大的欣賞價值, 但若能振奮人心, 也算是一套好的作品.

星期六, 5月 14, 2005

我以後會多留言

Jj 問我為何不update我的 blog, Steven 問我如何在這裡留言, 實在有點汗顏.

開初將這個 blog 命名為 moviebugs, 我覺得應該post多些有關電影的文章, 大家討論一下, 否則有點 "搵笨". 誰知我越來越懶, 而且對影像敏感的我, 中文太差導致力不從心, 寫不出我所想的 (腦海裡倒有一大堆影像). 加上研究不出 guest book 的製作方法, 所以想和大家討論討論也不成, 失敗失敗.

既然來參觀的都是老朋友, 也許我可以寫多點純粹 diary 的東西, 而且Guest book 已經研製成功, 請大家多多留言, 和我交流心聲!

《超人特攻隊》~ 存在主義無處不在


Posted by Hello
Pixar的製作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怪獸公司》、《海底奇兵》充滿娛樂性, 而且畫工一流, 是我喜歡一看再看的卡通片.《怪獸公司》裡美妙的毛髮,《海底奇兵》裡奇幻的海底自然光, 都是動畫界的新突破. 新作《超人特工隊》在3D動畫技術上不如前兩套突出, 但故事性則較強.

影片改編自美國著名漫畫, 有人說《超》充滿大美國英雄主義, 這個是不用多懷疑的. 但今云英雄落難, 面對的不止是罪惡, 也不僅僅是中年危機, 而是可怕的 "平均化". 近年世界吹起 "平凡就是美" 的風氣, 出眾彷彿變成一種反叛, 破壞, 擁有超卓才華就要帶來罪惡感. 就如片中的超能先生一家人, 歇盡所能去做的, 竟然是收藏自己的能力. 媽媽教訓小聰說"人家要我們溶入......其實每個人也那麼特別.", 小聰不憤地說"即是所有人也這麼平凡". 借用小朋友的說話, 其實這些道理甚麼人都懂.

又如超能先生那其貌不揚, 思想平庸的上司所打的比喻, 一間公司就如大鐘大樣, 需要齒輪互相配合. 這是管理階層最希望的事. 我現職的部們現在也實行這種管治政策, 目的就是要員工平均化, 俗語所謂 "冇?邊個都唔會死". 站在管理階層方面, 這是無可口非的, 但身為員工的我, 這種工作上的平均化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久而久之, 人們的思想也會被平均化, 人再沒有獨特性, 喪失了 "存在" 的價值. 人不再是獨特存在, 變成了物件存在.

我個人雖然反對填鴨式教育, 但相信精英化, 現時香港普及教育只會導致學生的水平全面下降. 就如超霸所預言, 當所有人都可以做超級英雄的時侯, 就再沒有超能俠了.

薩特的存在主義主張人要有其獨特性, 對自己所做的一切負責之外, 也包含了對社會, 群體的責任. 存在主義並不孤獨, 並不是鼓吹個人主義, 只是不能接受 "平凡就是美".

"英雄還未過時", 也許言下之意是 "存在主義還未過時"!

星期日, 5月 01, 2005

直覺與邏輯 ~ 一個邏輯問題 (III)

為甚麼改變決定選擇最後那扇門會有三份之二的機會呢? 我們可以從兩個方法去証明:

1. 邏輯學
(由於邏輯學上很多符號和解釋都是英文, 而且我讀書時讀logic gates都是用英文, 所以以下答案會以英文解釋, 請見諒.)

Let the doors be called X, Y, Z.

Let Cx be the event that the car is behind door X and so on.

Let Hx be the event that the host opens door X and so on.

Supposing that you choose door X, the possibility that you win a car if you then switch your choice is given by the following formula:

P(Hz^Cy) + P(Hy^Cz)
=P(Cy).P(HzCy) + P(Cz).P(HyCz)
=(1/3.1) + (1/3.1)
=2/3



2. 列舉所有可能性再加以分析其贏取汽車的可能性. 如下圖


Posted by Hello
如你改變決定, 你將有三分之二的機會贏取汽車.


其實很多人 (包括我自己) 一開始便憑直覺, 認為機會理所當然只有一半一半. 如果沒有人告訴我答案是三分之二, 相信我從不會懷疑自己的想法是錯的. 我們碰到許多事情, 都愛憑直覺去下判斷, 也許因為懶, 也許因為自負, 也許因為我們不再用腦. 原來很多事情, 只要我們多用一點腦袋, 思考深入多一點, 想法或認識已經不同, 甚至是相對的了. 不論對事還是對人, 我以後都會多一點用腦, 其一是為了更接近真理, 不再愚昧, 其二是不讓我的腦袋生?, 預防老人痴呆!